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源于传承,擎领未来,新架构、新工艺下的“换心工程”——金融电子化访中电金信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况文川
中电金信人 | 2023-08-15 14:56:09    阅读:128   发布文章

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深化改革主旋律的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普遍认同、广泛采用的战略性举措。核心系统作为承载银行业务的关键支柱系统,一直是各银行在金融科技建设中重点关注和大力投入的领域。在以采用新技术、构建新基建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升级过程中,银行核心系统如何通过自身的演变实现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有机融合、通过技术引领促进业务创新,是当前金融科技建设的重点。中电金信重磅推出的匠心之作——“源擎”云原生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以支持银行业务与技术高效融合、实现敏捷为目标,联合产业侧和行业侧共同推动银行核心系统建设,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电金信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况文川,从金融科技产业侧的视角了解银行业核心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图片


中电金信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    况文川


银行核心系统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

银行核心系统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综合业务系统的“胖核心”,到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瘦核心”,再到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核心”的演变过程,未来的发展依然是一个长期复杂、充满挑战和变数的过程。况文川谈到,只有时刻意识到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定位和刚性需求,基于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科研攻关,追踪全球科技前沿并立足自主创新,做到技术进步和业务价值并重,才能实现新时代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使命。

首先,提供场景化的服务方式,积极建设和融入经济生态,依托数字化能力和技术创新,围绕金融场景优化产品和客户服务流程,提升银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这就要求核心系统能给各种金融场景提供共性、可共享、组件化的基础业务能力支撑,如用户管理、产品管理、利率管理、风险定价、费用管理、账户管理等,避免金融场景成为新的系统竖井来源,避免因场景的丰富而增加管理的复杂度和运营成本,助力生态银行发展。

其次,充分借鉴新形态同业的理念,不断发展和丰富以客户为中心的内涵,关注客户体验,以敏捷的方式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以基于客户洞察的服务促进客户价值的实现。商业银行有必要加强对大众客户的服务能力,发展普惠金融,快速识别客户,提供差异化、灵活定制的金融服务,有力支撑银行的金融创新、促进业务敏捷。从系统容量上看,客户规模和业务规模将呈几何级增长,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并保持高容量、高突发下的系统稳定性是对银行核心系统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服务国家战略,依托银行服务场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国家“双碳”战略为例,在宏观引导下,绿色金融市场正式步入“快车道”。一方面要求银行践行社会责任,设立减碳目标,降低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另一方面要求银行以ESG(环境—社会—治理)为抓手,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向低碳企业和低碳项目提供多样化的低碳金融服务,促进碳资源的优化分配。这就需要银行核心系统具备可扩展性、能够快速加入“碳”元素,促进深度的场景融合,为银行的风险控制、产品创新、账户服务提供标准化的数据输出,从金融服务角度践行国家战略。

第四是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技术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自主创新。随着技术条件的成熟和关键场景的验证,金融业态向线上化、场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拉动,以及金融机构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构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银行核心系统采用以分布式、云原生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已日渐具备,基于新技术、新理念的核心银行系统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源擎”云原生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优势

中电金信历经多年积累,在推出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源擎”云原生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简称“源擎”核心系统),意在源于传承,擎领未来。况文川表示,“源擎”核心系统运行在经系统工程方法论适配调优的中国电子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之上,形成四大产品优势,可以帮助银行解决业务和技术融合度差、既有资产继承难、核心架构迁移难、数据治理落地难、外围改造复杂、停机切换风险高等突出的系统建设问题。

其一,在顶层设计上,“源擎”核心系统基于面向业务变化的架构设计思想,对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部署架构进行层次上的划分;通过业务建模来识别和聚类业务能力,再围绕业务能力构建微服务,将微服务部署在容器里运行,使得业务、应用、部署三大架构统一,实现业技一体化的企业架构。

其二,在底层支撑方面,通过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提供基础运行支撑,具备高性能、高稳定、高可用、高可靠、高安全和可动态弹性扩展能力。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面向金融等重点行业场景,依照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全栈产品的验证、适配、定制和调优,实现软硬一体化设计和垂直打穿。通过这样全栈的适配、开放、解耦的基础设施,全面支撑“源擎”核心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依托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提供的分布式技术架构、容器化、微服务等技术,全面拥抱云原生,与各类云平台和底层软硬件完成了投产级适配,并在多家银行推广落地,助力实现核心系统上云。

其三,在工具链上,运用平台工程一体化工具链为业技融合和应用重构提供技术支撑。该工具链采用平台工程的思想,实现了基础设施自动化,在上层通过共享的技术和业务元件进行纵向及横向赋能,实现资产保鲜,提升软件工程的开发效率,从根本上改变数字化转型服务的软件组织方式,助力实现应用重构。

其四,基于业务建模成果形成分层次管控、可复用的应用能力。微服务的切分有很多方法,甚至有专家谈到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学问题,而美学是来自于系统化的架构思想,依托于统一的架构语言。在此过程中,中电金信采用了企业架构的严谨方法进行分层次的应用架构设计,包括基础服务能力中心、业务服务能力中心、交易中心及微服务内含的系列支撑组件。

银行核心重构的要求是全面且深刻的,涵盖业务、技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源擎”核心系统在业务、应用和技术架构对齐的基础上,为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形成了一系列的业务能力提升方案,助力银行打造生态银行、敏捷银行、智慧银行。同时,“源擎”核心系统具备丰富的实施专题积累及设计验证机制,可有效避免项目后期爆发的技术风险。在工程实施方面,系统采用了特有的实施工艺,可保障工程的进度和稳定性。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全国性银行、省级农信社、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以不同形式推广落地,帮助金融机构提升交易性能、稳定性和创新效率。

在历练中成就银行核心系统转型

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离不开过硬的技术能力及对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握。中电金信“源擎”核心系统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实践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经验总结,况文川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早期接触的、较为困难的云原生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案例。

一般来讲,国内银行核心系统通常10年左右调整一次,中电金信曾承担了一个15年没有升级的核心系统架构转型项目,该系统涉及100多个外围子系统、面临诸多转型难题。首先一个挑战是系统逐渐老旧,积累功能多,周边关系非常复杂,系统文档体系不完整,而且数据缺乏统一标准。第二个挑战是需要把之前的集中式架构切换为云原生分布式架构,切换的过程涉及与各种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甚至机房设施的整体匹配,面临各种计算单品技术升级堆叠的挑战。第三个挑战是在上线过程中,要保证金融交易的持续性、安全性,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面对挑战,中电金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破解。首要的关键任务是进行大规模全场景设计验证,需要提前把新的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环境全部架起来去跑模拟交易,用经过放大的银行脱敏生产数据验证业务能否不间歇地跑通。其次,对业务功能进行重新整体设计,但要保留系统旧有内容,比如之前的数据标准、功能、周边接口,同时采用反向解析抽取,通过解读代码和交易中间数据的辅助,准确还原原有需求。最后是进行大量密集的自动化测试,并将功能测试、常规性能测试和混沌工程这类破坏性测试充分结合,在历经六七个月的时间里,反复验证,工作量巨大,经历了7轮集成测试和7轮用户验收测试,最终完成的测试用例高达36万个之多。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正是经过一次次历练,中电金信逐渐打磨出满足金融级别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数字化底座和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并进一步形成了精细、完整的工具和工艺流程,从性能、稳定性和开发效率上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成功助力多家金融机构实现核心系统的平稳转型升级。

当前,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正处于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创新发展路径。况文川认为,核心业务系统转型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架构替代,而更需要将业务规划和IT规划相结合,运用先进技术、以敏捷迭代的方式实现升级落地。这个过程需要金融机构与科技厂商协力配合,以开放的心态共建共创。作为中国金融IT服务市场的参与者与共建者,中电金信希望与广大金融行业伙伴一道,在新时代携手创新,共同推动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整体向前发展,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关键动能。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