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财富潮涌:银行发展绿色经济创新路径》内容中,我们带大家了解了商业银行有关绿色财富、绿色服务及绿色运营的内容。今天,我们将阐述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发展色金融。
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与难点
1.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必要性
■ 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重塑银行竞争优势
在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竞争加剧,“双碳”目标下,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将带来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高碳企业/重点行业的低碳转型、生产流程低碳改造以及产品服务的绿色升级需要大量投资,这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有利于银行重塑差异化竞争优势。
■ 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银行可持续发展
环保产业发展效果显著,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机遇。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坏账”“死账”“呆账”,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经营绩效。
■ 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调整收入和信贷结构
“双碳”目标的推进实施为碳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之而来将衍生出更多的碳金融服务需求,银行要积极拓展这一业务领域,从代理开户、提供信贷等基础服务入手,并积极布局碳资产管理服务,通过为碳金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优化自身收入结构。
此外,政策指明要加快退出“两高一剩”行业,扩大在新兴绿色环保领域的布局,这将推动银行加快信贷结构调整。
2.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难点
■ 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我国虽然着力构建了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也发布政策指引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但是现阶段绿色金融政策目标主要停留在“两高一剩”企业信贷投放限制,对绿色金融缺乏完整的战略安排和政策配套。
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绿色金融顶层架构尚不完善,缺乏完整化体系化管理制度,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缺乏实操经验。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银行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类型单一,主要聚焦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等绿色金融产品仍然很少,绿色金融衍生工具更加欠缺。此外,围绕企业融资需求进行设计的产品较多,而适合个人的绿色金融产品不足。
■ 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匮乏
绿色金融属于交叉性新兴行业,人才需求呈现高素质、复合型特征。绿色金融业务涉及融资对象环保信息判断、环境风险评估和金融产品定价等专业知识,需要环保技术、法规和金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金融机构严重缺乏专业人才,也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建议
1.健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 加强绿色金融战略引领
首先要确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目标,表明发展愿景;其次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规划内明确重点支持绿色产业(产业详情见附表一)、绿色金融工具、绿色金融管理机制、绿色运营举措等内容;此外,制定绿色金融具体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表明工作路线和绩效考核等要求,指引行内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 构建绿色金融治理架构
搭建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统筹领导、绿色金融事业部牵头协调,总行各部门全力支持、各分支行落地推进、全行员工参与的绿色金融管理架构和工作格局。
2.明确绿色金融实施路径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首先,以绿色信贷产品开发为主,绿色债券为辅,积极布局绿色投资,创新性开发绿色存款、绿色租赁、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
■ 绿色信贷方面
针对对公客户,积极推出环境效益为抵押物的绿色贷款,如碳资产质押贷款、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等,针对个人客户,除了绿色****,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期贷、绿色住房贷款业务,同时立足个人客户需求,丰富个人绿色信贷产品种类。
■ 绿色债券方面
支持清洁能源建设、产业低碳转型、绿色交通建设等项目,增加绿色债券发行、承销和投资。
■ 绿色投资方面
支持新能源发电领域并购融资,支持智能交通(智能船舶)、绿色船舶、铁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风电、光伏、生物质)等领域绿色租赁,支持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支持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发展,参与绿色产业基金并作为LP认购政府引导型基金的份额。
■ 绿色财富方面
为企业客户提供结构性存款产品,产品挂钩“碳中和”债券指数,丰富绿色理财产品。积极推出中长期、中低风险、1元起购、期限灵活的ESG主题固收类理财产品。
积极提供绿色服务
一是聚焦碳市场交易服务。同时提供减排交易咨询、碳交易、系统开发及交易资金清算存管等服务。
二是提供碳账户服务。针对企业客户,将企业碳排放表现纳入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体系,企业碳账户与绿色交易所项目关联,综合核算碳排放情况,将企业碳核算评价与贷款利率关联。针对个人客户,推出个人碳账户,将用户低碳出行(步行、公交地铁出行等)、绿色消费(线上转账、线上贷款/还款)等减碳行为记录在碳账户中,这些碳行为逐渐积累为碳减排量或绿色积分,进而兑换专属权益(外卖券、公交/地铁优惠等),鼓励用户低碳生活。
三是开展低碳主题活动。一方面可推出特定时间段内主题活动,如“低碳出行日”,公交地铁五折乘;另一方面,在手机银行APP设定活动专区,开展持续性低碳主题活动,以“低碳任务+权益激励”的形式开展活动,提升用户活跃和部分业务的粘性,根据营销目标,设计低碳活动积分的获取与消耗。
此外,可积极发展绿色咨询、碳市场的分配、拍卖和衍生品交易服务等。
绿色低碳运营
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从绿色网点建设、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生活等领域入手。
一是打造碳中和网点,建设能耗管控平台,助力网点智慧运营;二是鼓励全行绿色办公,主要指电子化无纸办公、低耗节能办公,协同办公平台敏捷协同办公;三是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持续完善绿色供应商筛选、认定的条件和程序,实现绿色采购;四是开发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对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纸等数智化管理,推动银行绿色转型。
3.加强绿色金融支撑保障
完善管理措施,强化激励补偿
建立建层次分明、全面覆盖的绿色金融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总的绿色金融管理制度建设,阐述管理原则、细化管理制度;二是引入绿色金融指导性文件,如《绿色金融属性认定标准》;三是制定绿色金融实操手册/指南,如《绿色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开展工作;四是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补偿机制。将绿色金融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全行绿色金融考核评价指标,考核结果与职位晋升、薪酬、年度评优挂钩。
金融科技赋能,深化数智经营
建立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实现绿色信贷智能化识别、环境效益自动测算,助力信贷全流程数字化运营。借助AI自动识别融资主体,建立绿色产业管理系统,形成对绿色低碳产业的全息数字画像,从碳源头、碳应用、碳排放三大维度摸清绿色产业链,识别绿色融资主体。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研究能力
■ 专业人才培养方面
一是针对全行层面员工开展线上绿色金融专题培训,培训主题涵盖绿色行业、授信政策、ESG风险、绿色运营等。二是单独针对绿色金融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资格类考试,针对性提升专业知识,例如设立绿色金融产品经理资格考试。
■ 研究能力提升方面
一方面通过参加国内外绿色金融交流研讨会,提升专业认知,例如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者(GISD)联盟年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交流、高校研究机构活动等。
另一方面,开展前沿课题研究,产出研究报告,提升绿色金融研究深度,研究主题包括绿色金融转型、碳交易、碳市场等课题。此外还可以参加相关学会绿色金融前沿研究工作,了解绿色金融发展动态。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