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中电金信:2024银行年报分析——稳中求进,实现科技规模与人才结构双重优化
中电金信人 | 2025-05-06 15:57:39    阅读:5   发布文章

在科技革命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银行业近年来持续深化科技战略布局,显著加大科技投入和

在科技革命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银行业近年来持续深化科技战略布局,显著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建设力度。随着金融科技从“支撑业务”向“引领创新”转变,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纷纷将科技创新确立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


本文将基于2024年年报,聚焦科技投入规模及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剖析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进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图片


图片

从投资总额来看,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科技领域总投入达1254.59亿元,实现2.1%的同比增幅。分机构看,工商银行以285.18亿元蝉联榜首,农业银行则以249.7亿元反超建设银行跃居第二位,邮储银行凭借122.96亿元的投入首次超越交通银行,形成“工、农、建、邮、交”的科技投入新格局。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组成百亿领跑阵营,其余股份制银行科技投入多集中在60-80亿元区间。

图片

从科技投入增速变化来看,2023年在部分银行缩减科技预算的背景下,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科技投入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8.91%和27.19%。但进入2024年后,行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披露数据的银行中,仅光大银行维持双位数增长(13.04%),而六家银行出现投入收缩。

图片

整体观察,多数银行的科技投资规模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仅个别机构仍保持扩张态势。银行科技投入的放缓并非意味着技术停滞,而是行业已经进入数智化转型的深水区,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优化”。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入,大部分银行已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逐步从扩张性投资转向现有资源的优化和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银行更加关注投入产出比,并优先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

图片

根据科技投入占总营收比重的数据,国有大行的平均比例为3.82%。其中,交通银行的科技投入占比最高,达到5.41%,而其余国有大行的科技投入占比集中在3.26%-3.76%之间,整体低于股份制银行。


这一差异可能与国有大行庞大的营收基数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它们在科技投入上注重稳健性与规模效益的平衡。


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的科技投入占比平均为4.34%,明显高于国有大行,表明它们意图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弯道超车,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竞争力。




图片


图片

国有六大行科技人员总数首次突破10万人,达到约11.1万人。其中,工商银行科技人员数量高达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6%,与去年保持一致,数量依旧稳居六大行之首。交通银行的科技人员增速显著,达到15.7%。相较之下,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建设银行增速相对平缓。

图片

股份制银行阵营呈现明显分化。招商银行以1.09万科技人员领跑,多数同业机构维持在4000-8000人区间,且部分银行增速较前期有所回落。

图片

在人员占比方面,国有大行的平均占比为6.14%,低于股份制银行的9.5%,其中兴业银行以13.51%的科技人员占比位居全行业首位。

图片

总体来看,银行业科技人才战略呈现出“量质并重”的演进特征。在稳步扩张科技团队规模的同时,注重结合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人员结构。这种规模与结构的双重优化机制,既凸显了金融机构对科技核心能力的战略布局,又展现了其在应对复杂经济环境时的组织敏捷性。


在科技人员队伍培养方面,银行普遍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注重跨专业、跨领域的能力融合。例如,工商银行通过“科技菁英”品牌,打造复合型、创新型、实战型团队,强调数据分析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结构优化;邮储银行则持续锤炼BA(技术侧产品经理)团队,培养“懂技术、熟业务、识用户”的敏捷复合型人才。


此外,部分银行还注重引进前沿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如招商银行加强AI技术人才的招聘规划,兴业银行则聚焦人工智能、科技规划、云原生等领域,重点引入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团队的专业化与前瞻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大模型研究和应用的迅速推进,一些银行正在加大力度吸引和培养具备大模型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积极建设支持AI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库。


例如,交通银行的科技子公司交银金科在2024年春季校招中计划招聘AI算法工程师,负责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深度学习相关模型的设计与优化,并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浦发银行则在2025年社会招聘岗位中设立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方向的数据分析岗,负责跟踪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探索机器学习、智能计算、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方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以及大模型相关产品与应用的研发。


图片


总体而言,2024年银行业在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员建设方面展现出了稳中求进的态势。尽管部分银行的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但整体来看,银行在数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更注重资源的优化和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


在科技人员方面,银行业不仅加强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在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随着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和专业人才库的逐步构建,银行业将进一步推动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迎接未来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金融服务新时代。

人才建设力度。随着金融科技从“支撑业务”向“引领创新”转变,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纷纷将科技创新确立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


本文将基于2024年年报,聚焦科技投入规模及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剖析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进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图片


图片

从投资总额来看,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科技领域总投入达1254.59亿元,实现2.1%的同比增幅。分机构看,工商银行以285.18亿元蝉联榜首,农业银行则以249.7亿元反超建设银行跃居第二位,邮储银行凭借122.96亿元的投入首次超越交通银行,形成“工、农、建、邮、交”的科技投入新格局。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组成百亿领跑阵营,其余股份制银行科技投入多集中在60-80亿元区间。

图片

从科技投入增速变化来看,2023年在部分银行缩减科技预算的背景下,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科技投入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8.91%和27.19%。但进入2024年后,行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披露数据的银行中,仅光大银行维持双位数增长(13.04%),而六家银行出现投入收缩。

图片

整体观察,多数银行的科技投资规模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仅个别机构仍保持扩张态势。银行科技投入的放缓并非意味着技术停滞,而是行业已经进入数智化转型的深水区,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优化”。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入,大部分银行已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逐步从扩张性投资转向现有资源的优化和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银行更加关注投入产出比,并优先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

图片

根据科技投入占总营收比重的数据,国有大行的平均比例为3.82%。其中,交通银行的科技投入占比最高,达到5.41%,而其余国有大行的科技投入占比集中在3.26%-3.76%之间,整体低于股份制银行。


这一差异可能与国有大行庞大的营收基数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它们在科技投入上注重稳健性与规模效益的平衡。


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的科技投入占比平均为4.34%,明显高于国有大行,表明它们意图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弯道超车,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竞争力。




图片


图片

国有六大行科技人员总数首次突破10万人,达到约11.1万人。其中,工商银行科技人员数量高达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6%,与去年保持一致,数量依旧稳居六大行之首。交通银行的科技人员增速显著,达到15.7%。相较之下,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建设银行增速相对平缓。

图片

股份制银行阵营呈现明显分化。招商银行以1.09万科技人员领跑,多数同业机构维持在4000-8000人区间,且部分银行增速较前期有所回落。

图片

在人员占比方面,国有大行的平均占比为6.14%,低于股份制银行的9.5%,其中兴业银行以13.51%的科技人员占比位居全行业首位。

图片

总体来看,银行业科技人才战略呈现出“量质并重”的演进特征。在稳步扩张科技团队规模的同时,注重结合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人员结构。这种规模与结构的双重优化机制,既凸显了金融机构对科技核心能力的战略布局,又展现了其在应对复杂经济环境时的组织敏捷性。


在科技人员队伍培养方面,银行普遍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注重跨专业、跨领域的能力融合。例如,工商银行通过“科技菁英”品牌,打造复合型、创新型、实战型团队,强调数据分析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结构优化;邮储银行则持续锤炼BA(技术侧产品经理)团队,培养“懂技术、熟业务、识用户”的敏捷复合型人才。


此外,部分银行还注重引进前沿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如招商银行加强AI技术人才的招聘规划,兴业银行则聚焦人工智能、科技规划、云原生等领域,重点引入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团队的专业化与前瞻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大模型研究和应用的迅速推进,一些银行正在加大力度吸引和培养具备大模型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积极建设支持AI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库。


例如,交通银行的科技子公司交银金科在2024年春季校招中计划招聘AI算法工程师,负责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深度学习相关模型的设计与优化,并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浦发银行则在2025年社会招聘岗位中设立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方向的数据分析岗,负责跟踪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探索机器学习、智能计算、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方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以及大模型相关产品与应用的研发。


图片


总体而言,2024年银行业在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员建设方面展现出了稳中求进的态势。尽管部分银行的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但整体来看,银行在数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更注重资源的优化和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


在科技人员方面,银行业不仅加强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在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随着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和专业人才库的逐步构建,银行业将进一步推动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迎接未来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金融服务新时代。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